“稻田养蟹,稻蟹共生,这样能让一亩稻田获得双倍利润!”盛夏时节,55岁的李晓东一边在稻田中观测河蟹生长情况,一边满眼期待地说,再过两个月,眼前这片稻田地即将迎来稻米、河蟹“双”丰收。
李晓东的家乡辽宁盘锦,地处辽河与大辽河入海口,古来盛产河蟹,素有“棒打野鸡瓢舀鱼,螃蟹爬到饭锅里”的谚语,还有“唐王征东蟹搭桥”的美丽传说。
如今,盘锦因大米晶莹剔透、河蟹膏满脂凝享誉国内外,被称为“中国生态稻米之乡”“中国北方粮食城”“中国河蟹第一市”,这里创造性地实施稻蟹共生生产养殖模式。
据李晓东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开发建设阻断河蟹洄游通道,导致当地天然河蟹资源骤减,蟹价飙升。
1990年,李晓东作为盘锦大洼县水产局生产技术股长,主动请缨组建河蟹开发增殖站,利用300立方水体育苗室搞起了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他攻破了河蟹人工育苗技术难关,为当地河蟹产业发展找到了方向。
第二年春天,蟹苗再次获得高产,但销售出现了问题。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时,李晓东灵机一动:能不能在稻田里养殖河蟹?这样既能种水稻又能养河蟹,实现“一田两得”,农民的收入也就增加了。
从那之后,李晓东开始了围着稻田和蟹塘转的生活。经过不断尝试和努力,稻田养蟹取得巨大成功,真正做到了膏蟹与稻粱俱肥。李晓东因此成为当地稻田养蟹的“第一人”,盘锦也开创了全国稻田养蟹的先河。
这种稻蟹共养的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稻蟹互生互利。河蟹为水稻松土、除草、捉虫、施肥,水稻为河蟹净化环境、提供遮蔽场所。该模式不仅提高了水稻质量,河蟹也更加肥美,使农田产生最佳综合效益。
如今,稻蟹共养模式已在盘锦形成了“产业联盟+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带动万余户农民增收致富。截至2019年,盘锦大米联盟企业年销售大米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人民币;河蟹养殖面积170.5万亩,产量7.5万吨,产业产值115亿元。
盘锦还把大力发展河蟹产业作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不断更新观念,先后提出把“稻田养蟹”变为“蟹田种稻”,由“大养蟹”到“养大蟹”,把“蟹争霸”提升为“蟹文化”。
“当时就想着把蟹苗放到田里养,那就养呗,没想到后来在全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当初,稻田养蟹只是李晓东偶然间的一个设想。如今,这种模式已经在盘锦实践发展了30多年,并在全国推广普及开来,累计为中国农民增收超过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