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摆将近180天的中国电影院,迎来了重启的第一天。截至7月28日,全国电影院复工率接近一半。此外,复工首周的票房达到1.1亿元,复工12日(截至8月1日)全国累计票房已经突破2.5亿元。
同时,随着《抵达之谜》《刺猬索尼克》《妙先生》等更多新片加入排片,7月31日全国票房比上个周五(7月24日)增长近千万,初步统计票房2905万元。在上座率不得超过30%、日常排片减半、平均观影时长不得超过两小时(超长影片将会安排中场休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电影院复工的速度和效率依然远超业内人士预期。
对自1月起就陷入生存危机中的院线来说,如此积极的数据无疑是乌云背后最亮眼的幸福线。受疫情影响,在全年票房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春节档和情人节档成为泡影,清明、五一和端午三个小长假档期也在持续的疫情中被错过。对作为重资产行业的院线来说,关门谢客之下生存压力剧增。中国电影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头两个月里,国内至少有2300家影院被永久关闭,背后是12000块银幕,占据中国影院上映能力的近20%。不仅如此,全国40%的电影院可能会因此而彻底关闭。从这个角度来说,复工令和超预期的观影数据,对失血严重的院线无疑是最有效的强心针。
同时,超预期的数据,也意味着压抑许久的观影欲望正在快速释放。复工12天,全国总共售出电影票超过718万张,显示出庞大的线下观影需求。根据猫眼的调查数据显示,观众们对于电影院观影的期待指数,已经从2月的54%增长到5月的88%。另外,尽管自疫情以来,不少电影选择从院线平台转移到网络平台播出,但除了《囧妈》之外,大部分影片并未取得理想的观看流量。这也再度凸显出线下观影的无可替代性。有影院从业人员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表示,自己最高兴的不是收入能有多少,“而是观众没有忘记我们、没有抛弃我们”。
除了电影院,作为影视行业重要交流及宣发平台的电影节也重新上路。7月26日,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同一天,第14届西宁FIRST青年影展开展;7月28日,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官宣将于8月22日开幕。这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活动重新启动,是中国文娱产业正逐渐摆脱疫情冲击、重回正轨的最好证明。
业内人士预期,10月份,随着国庆档的开启,以及电影院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得到逐步的验证,上座率预计将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届时上半年积压的优质电影将扎堆上映,电影板块有望迎来迟到的“报复性消费”。不过,目前备受关注的春节档头部影片《夺冠》《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影片,以及暑期档的多部商业大片仍未定档。同时,国内疫情在一些地区反弹,也在考验着行业脆弱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