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码”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即“一码共治”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升级版正式上线。
公共设施和商户实现一物一码、一户一码,市民微信扫二维码即可举报问题、参与管理,巡查、产权单位可扫码查看相关设施信息,快速准确进行问题上报、日常巡查、案件处置等。
截至目前,朝阳区通过“城市码”已完成203条道路、40803个设施,12条牌匾标识精品街的精细化管理,今年年底将实现五环内全覆盖。
路边设施商户全部赋码,扫码即可举报问题
今天(9月10日)上午,在朝阳区郎家园路西侧,每根路边的监控探头杆上都有一个二维码,市民如发现有小广告,微信扫码即可拍照举报。相关部门在处理平台上即刻收到信息,进行处理。在路边的商户门口,也有一个二维码,如商户出现门前脏乱等问题,市民也可扫码举报。
朝阳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码”精细化管理平台以城市公共设施、牌匾广告、门前三包等空间要素为试点,分为“物码”和“户码”两种。其中,公共设施上张贴“物码”,一个“物码”可承载其所有属性信息和管理信息,管理人员、权责单位甚至普通群众都能使用,实现“一码共治”。
“现如今,城市新型公共设施的集约化、一体化、多功能化程度较高,一个主体有多个附属设施,管理及报修流程繁琐复杂。通过‘城市码’,可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手机一扫码就能获得相关信息,降低了沟通门槛和成本,从而达到多方参与、高效运转的城市精细化治理目的。”这位负责人介绍。
对商户的牌匾和门前三包管理则主要依靠“户码”,城市码平台建立并完善了朝阳区牌匾标准库和“门前三包”制度责任人信息库,实现“一户一码一档”管理。利用“户码”,传统的门前三包责任书变成了信息化线上管理,实现责任到户、多方参与、互相监督。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可以扫描“户码”获取牌匾标识信息、门前三包信息、商户负责人、环境责任人、巡查记录、处罚记录等管理信息。市民可通过扫码对设施破损、卫生不佳、违法经营、阻碍行人等问题进行在线举报。
已对203条道路、4万余设施赋码
截至目前,朝阳区通过“城市码”精细化管理平台已经完成203条道路、40803个设施,12条牌匾标识精品街的精细化管理;平台目前纳入16家产权单位,共接收市级、区级设施督办件、政民互动、媒体曝光、电话投诉等各类设施问题5545件。
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码”精细化管理平台是基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建设的设施二维码管理信息系统,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应用。今年将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要素作为试点研发了“城市码”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平台通过网上吹哨、自动流转、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采集、快速发现、准确处置、多维反馈和科学研判等功能,达到“未诉先办”的效果。
据介绍,信息系统的底层数据,是通过车载三维激光实景技术构建的城市空间要素数据台账。它为“城市码”提供精准翔实的数据源,改变传统数据采集方式,提升数据台账建立时效性。
有效解决管理权属难核实等问题
这些二维码的“大脑中枢”,是系统后台数据管理端。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码”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汇集台账数据、业务数据、案件数据、城市码应用数据,将数据的研判分析作为辅助支撑,形成“人脑+智能研判”的管理智脑分析方式,为城市空间景观提升、设施优化、多杆合一提供数据依据、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提供辅助决策。
“通过城市码,我们可以对城市空间公共设施和商户进行统一管理,有效解决管理权属难核实、问题难发现、违规设施难认定的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朝阳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相关计划,到2020年年底,“城市码”平台将完成新增220条道路、约7万多个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完成朝阳区50条牌匾标识精品街的牌匾和门前三包的数据录入和精细化管理。
未来,朝阳区城管委将把更多城市公共空间要素纳入“城市码”平台系统,通过平台将分散在各个角落的数据连接起来,支持朝阳区城市大脑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