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王征宇
《走出非洲》海报
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用优美的文笔写就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蓝本。改编的同名电影,成功获得第5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内7项大奖。电影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等做出精细的提炼,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来体现影片的内涵,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于是,书本中占有两个章节的英国男子丹尼斯,成了电影中与卡伦发生爱情故事的男主角。
影片中的丹尼斯与小说中一样,是一位孤胆英雄,热爱狩猎和飞行。他总是一再启程,深入到非洲大地。卡伦在恩戈山麓农场十八年中最浪漫、最瑰丽、最惊心动魄的乐趣,归功于丹尼斯。他总是带着她,在非洲上空飞行。像一只轻盈的金色蜻蜓,跃出生命的窄门,张开翅膀翱翔在蓝天:俯瞰一望无际的草原,浓墨一样的树木,它们遮挡不了巨大动物的身影,迁途的野牛、奔跑的羚羊,成百上千的火烈鸟在泛着阳光的湖面同时起飞……这是大自然最原初的样子吧,激动不已的卡伦情不自禁将手伸向飞机后座的丹尼斯,也催生了观影人的热望——倘若能开启一场非洲深度游,该有多么好。
除了还原丹尼斯自由不羁的个性,电影多方面着力,挖出蕴藏在丹尼斯身上人性的深度,让角色更为血肉丰满。小说里的丹尼斯不爱听古典乐,他的音乐兴趣在于尽可能地具有现代感,以弥补与时代的不和谐。电影里的丹尼斯,每逢外出狩猎,除了带上来复枪、干粮,还有留声机和“莫扎特”。派不上实际用场的音乐,不但是丹尼斯旅途中的灵魂伴侣,也是两人感情升温的一个推手。
卡伦和丹尼斯一起狩猎时,两人躲在树丛里,揭开木头盖子的留声机播放着莫扎特弦乐小夜曲,以此为饵,吸引猴子步入陷阱,他们兴奋地瞪大眼,顽皮如迅哥儿当年逮麻雀;夜晚露营,旷野星空之下,在留声机的音乐声里,他们喝酒、跳舞、倾心交谈,感情日益加深;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K622)的出现,总能营造出妙不可言的意境,让影片充满了深情的味道。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切入,随着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水银泻地的独奏,卡伦进入沉缓的回忆,残阳如血的非洲大地,缓缓勾勒出记忆深处那个人的剪影。这部莫扎特完成于辞世前两个月的伟大作品,第二乐章的柔板,如同作曲家回望自己坎坷一生的挽歌,带着淡淡的忧伤。影片里,它协助人至老境的卡伦,回望恩戈山麓与丹尼斯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充满着浓浓的眷念和缅怀。丹尼斯是多么热爱“K622”,当完成一次充满坎坷和艰辛的长途旅途,疲惫不堪地返回农庄,留声机里播放着单簧管协奏曲,倚坐在藤椅里的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卡伦轻手轻脚地关掉留声机,搬了把椅子在他的近旁坐下,静静看着熟睡中的丹尼斯。那番情景,真的是,你在,就心安。
之后,卡伦向丹尼斯索要婚姻,丹尼斯不愿被羁绊。两人争吵、分开。直至丹尼斯飞机失事。悲痛欲绝的卡伦有过后悔吧,早知如此,不如把闹崩的时间换做活一天爱一天。可是,回不去了。所以,只能往前走,走出非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